王羲之禁传的“草书宝典”,字字都是教科书,练好它少走10年弯路!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2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63

无论是楷书,还是行书或草书,王羲之的笔法,均是中华书法核心,毕竟后世的“楷圣”欧阳询,以及“草圣”张旭、怀素等,均由其字发迹,因此精通“王字”笔法,就是掌握书法核心。

图片

然而,早在晋唐时期,笔法乃是“禁传机密”,只能族内、师徒间传授,甚至王羲之临终前,为了传承技艺,特地撰写几幅宝册,嘱托儿子,不可示外人,由此可见,常人想要悟透,十分困难。

图片

特别是草书,笔法深奥,对基础要求高,唯有得“二王”技法,才能不离传统,字字扎实,后续呈现艺术光彩,晋唐距今千年,“口传手授”早已无法实现,为了学得古法,世人多临摹《十七帖》《书谱》等

图片

实际上,上述法帖不适合初学,内容笼统,没有详细的草字构成、难点等讲解,并且笔法深奥,当代有些专家,尚且参不透,更不用说新手小白。

幸运的是,王羲之禁传的秘诀,被明朝一位高人破解,他将其总结,重新修编,整理、筛选王羲之的传世草字,集成一部宝典——《草诀百韵歌》。

图片

这是一部专门讲解草书书写规则,以及技巧的诗歌体口诀,采用5言歌诀,分析草书的用笔规律、组成结构、难点、易错点等,全篇共计1000余字,涵盖160韵口诀,内容简明、易懂,适合背诵,朗朗上口。

图片

每个草字旁边,还有对应的小楷书注释,辅助识读,况且卷内的草字,均是源于王羲之真迹,选出最经典、最精妙的字体,字字都是教科书,初步感受“草法”,用笔技巧,以及魏晋风韵,日后上学晋唐。

图片

比如这句“蹄号应有法,云虐岂无传”,就是区分相近字,“蹄”和“号”草字,乍一看写法相似,“号”的笔画转折多,略显复杂,“云”和“虐”上部一样,下部仅有一个短横,位置有所差异。

图片

市面上的《草诀百韵歌》范本,层出不穷,种类非常多,其中很多范本的字迹漫漶,或者经过科技修复,与反白处理,早已失真,不够细腻,没有古人风韵,并不适合临摹。

图片

好在近期,台北故宫展出一幅罕见的墨迹本,字迹清晰,墨色生动,全卷无一处缺损,极其罕见、稀有,可时常临摹,一方面提升理论,掌握草书结构,学会区分草字等,另一方面学习古法,逐渐深入晋唐,练好它少走10年弯路。

图片

而今,我们对王羲之《草诀百韵歌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。
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